登录

  • 账号登录
  • 手机登录
  • 用户名
  • 密码

免费注册 |  找回密码

详细操作步骤请查看 《云贸通操作手册》

关注云贸通

按照乘联会的数据,今年上半年国内狭义乘用车的累计销量,达到了954.7万辆,相比之下,国内市场同期接近50万辆的海外进口量,勉强达到了国产车型销量规模的零头。

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,进口也是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必经渠道。今年上半年各品牌的进口量数据已经公布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平时关注度不高的进口车市场,是怎样一个江湖?

 
● 各品牌进口车销量概况:雷克萨斯是绝对领跑者

和在国内投产的各类品牌相比,全部依靠进口、或者具有进口车型的品牌数量要少很多,从单月进口量超过2万辆的雷克萨斯,到半年仅仅各自进口一辆的道奇与铃木,今年上半年具有正规进口数据的汽车品牌,总计只有33个----

首先从规模来看,单月进口量以及月均进口量达到万辆以上的品牌,有雷克萨斯、奔驰和宝马,而月均进口量在5千-1万辆之间的,只有保时捷和奥迪两个品牌。月均进口体量1千-5千辆的区间,品牌数有所增加,包括路虎、MINI、丰田、沃尔沃、大众和斯巴鲁。

  
至此为止,月均进口量在1千辆以上的品牌,总计只有11个,在表格统计的33个品牌里恰好占了三分之一,余下三分之二,月均进口量全部都处于1千辆以内。规模虽然很小,但不代表其中所有品牌都是“惨淡经营”。

  

再看趋势的话,上半年累计进口量更具代表性,排名前十的品牌中,雷克萨斯、奔驰、宝马、保时捷、奥迪、路虎和MINI全部保持正向增长,且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,奥迪的同比增幅甚至超过了100%。除此之外,近年来在国内品牌力下降明显的沃尔沃,也实现了三成以上的同比增长。

 
Top 10进口品牌中唯二出现下滑的,分别是丰田和大众这两个老对头,二者进口量规模接近,上半年累计进口量都超过了1万辆,是进口市场主流品牌的领头羊,但是和豪华品牌相比,规模却相距甚远。


33个品牌中,除掉没有去年同比对比数据的捷尼赛斯,上半年进口量出现下滑的有14个,保持正向增长的有18个。不过遭遇下跌的,主要是规模已经很小、排名靠后的一些品牌,而进口量规模越大的品牌,保持增长的比例也更大。整体来看,今年上半年进口量还是实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长。

 
和国产车型主流品牌占据绝对体量优势不同,进口市场中规模最大的是豪华品牌,包括奔驰、宝马、雷克萨斯等等,占据了进口市场8成以上的份额。而像丰田、福特、Jeep这类主流品牌,以及兰博基尼、宾利、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,则分食了剩下不到两成的份额。

 

从品牌定位来看,进口车市场似乎形成了中间大、两头尖的纺锤型结构,但是如果考虑到真实进口车的车价的话,则并非如此。

 
比如丰田国产车型中最畅销的是卡罗拉、凯美瑞这类30万以内的平价车型,进口的基本就是单单加价就要十数万、甚至数十万的埃尔法;大众品牌进口的主力,也是起售价接近60万元的途锐。除此之外,日产的途乐、三菱的帕杰罗、福特的野马、Jeep的大切诺基等等,都是各品牌进口业务的担当。

 

接下来,我们就看看具体每个品牌的销量构成。

 
● 主流品牌:主销车型价位并不“主流”

 

首先,我们看看进口车价并不“主流”的主流品牌——

丰田、大众两个品牌的进口量很接近,销量组成相似性也很高,例如丰田虽然有3款进口车型,但真正上规模的只有埃尔法一款车;大众则基本都由途锐贡献,不过因为其它车型的暴跌,导致两个品牌整体进口量都出现了下滑。

 
全进口品牌斯巴鲁,整体规模却并不乐观,上半年累计进口量不足1万辆,勉强由森林人、傲虎等车型保住现状。Jeep的国产车型销量不断萎缩,而上半年进口业务依然保持增长,但牧马人6月份的进口量下跌了近5成。

  

● 超豪华品牌:保时捷高低市场通吃

 


超豪华品牌中,保时捷一个品牌就占据了87.3%的份额,当然其中的Macan、718、帕拉梅拉和卡宴等主销车型,售价都远比不上阿斯顿·马丁、法拉利、宾利等品牌。不过如果把百万上下的车型都排除掉,911一款车型的进口量,也依然保持领先,只是体量和其它品牌就达到一个数量级了。

 
● 豪华品牌:奔驰累计进口量屈居第三,雷克萨斯地位依然无可动摇

 
和平时将BBA划为一线豪华品牌的格局不同,在进口市场,以销量来看的话,一线豪华品牌实际上变成了雷克萨斯、奔驰和宝马,奥迪的体量已经不足雷克萨斯的三分之一了。


之前雷克萨斯高管曾表示,在中国的销量规模突破10万辆就会考虑国产,如今仅仅半年的时间,雷克萨斯在中国的进口量就已经达到了12.3万辆,成为进口品牌的领头羊,同时也力压凯迪拉克、沃尔沃等已经大规模投入国产的二线豪华品牌。

 
ES无疑是销量最高的进口车型,6月份进口量超过9千辆,上半年月均进口量差一点就突破万辆。不过雷克萨斯对这款车型的依赖度却并不算很高,RX、NX的进口量加到一起,也已经接近ES的规模。

 
除此之外,雷克萨斯的其它车型大多都是打酱油了,旗舰轿车LS上半年进口了2612辆,相当于奔驰S级、宝马7系的零头,和奥迪A8相比,也仅仅只有其三分之一的水平。

 
整体而言,雷克萨斯进口规模很大,超过了BBA,但是主销车型的价位普遍在50万元以内,而BBA的进口车型中,更多都是价格区间在50万元以上的豪车或性能车。


奔驰进口车型中,单车销量不及雷克萨斯,但品类却丰富得多。单月销量在1千辆以上的车型中,有旗舰级轿车、有中大型SUV,也有轿跑及轿跑SUV,其中GLE和S级是扛把子,也是各自细分市场上的佼佼者。

 
在奔驰的进口车型中,AMG系列的性能车达到了11款,虽然单看单车进口量都不算高,但是在性能车的类别里已经非常突出。而如果把所有AMG系列加到一起,上半年的累计进口量已经超过了1万辆。

 
当然,奔驰也有自己堪称超豪华领域的车型——迈巴赫S级,混在数十款车型中很不起眼,但是上半年2780辆的进口量,已经超过了宾利、劳斯莱斯两个品牌的进口量之和。虽然售价无法和后两者相提并论,但是奔驰在百万级以上市场上的存在感,也确实不容小觑。

 

宝马的进口量规模和奔驰基本持平,而且两者的销量结构也很相似,X5对应GLE、7系对应S级,也恰好是宝马进口量最高的两款车。除此之外,对应奔驰E级的宝马5系,进口量也和前者非常接近,上半年的进口量分别为7080辆和7539辆。

 
当然,宝马并没有奔驰迈巴赫S级那样的超豪华车型,其旗舰级SUV X7上半年的进口量为4878辆,也低于奔驰GLS级的6785辆。整体来看,宝马在百万元以上的市场,确实不及奔驰强势。

 
至于宝马的M系列性能车,总计8款车型在上半年的进口量累计为1438辆,远低于奔驰的AMG系列。可以说除了进口量与奔驰持平,在豪华和性能这两个维度,宝马的进口业务都还是低了奔驰一头。


奥迪的进口量不及奔驰、宝马的一半,但是增长势头迅猛,上半年累计进口量的同比增幅达到了107.9%。

 
Q7、A5和A8,是奥迪进口量最高的三款车,上半年的累计进口量不相上下,单论Q7和A8的话,它们各自的进口量规模,和奔驰、宝马的相应竞品都差距明显。尤其是Q7,自从换代后销量大不如前,在宝马X5、奔驰GLE面前基本只有三分之一的体量。

 
至于性能车领域,4款RS车型上半年的进口量总计只有768辆,而如果把S4、S5、S8这类低一级的性能车型也加上,整体进口量则达到了3346辆,远不及奔驰的AMG系列。


至于豪华阵营的其它品牌,销量规模和BBA、雷克萨斯的差距就比较大了。

 

奇瑞路虎上半年在国内市场的批售销量为9443辆,路虎上半年在全国市场的上险量总计为40871辆,而路虎上半年的累计进口量,为21425辆。这几个数字的统计方式不同,但不管以哪个角度来看,路虎进口车型的销量,都比国产车型要高。

 
路虎进口量的规模虽然不算大,但所有车型的价格区间都比较高,揽胜、揽胜运动版的主销区间已经超过了百万元,硬派越野SUV卫士的进口量,也明显比售价低于自己的Jeep牧马人要高不少。

 
站在今天回看路虎引入国产,几乎可以称之为最失败的一次投产项目。


小众品牌MINI的存在感一直很稳定,上半年累计进口量不足1.7万辆,但相比去年同期依然实现了两成以上的增长。

  
在国内市场,沃尔沃近两年的势头已经被凯迪拉克压制,但是在进口业务上,沃尔沃的规模还是远超凯迪拉克。或者换句话说,据笔者的了解,今年上半年凯迪拉克并没有进口新车,进口量为0。

 
XC90是沃尔沃的主要进口车型,从级别来看,其上半年9358辆的进口量,已经超越了奥迪Q7,但是它的主销价位,实际上已经跌到了50万元区间,几乎已经成为Q5L、X3等国产中型SUV的竞品了。

 
除此之外,V90和V60两款旅行车,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存在感,在进口旅行车领域,也算是保留了一席之地。


至于其它半年进口量不超过1万辆的豪华品牌,值得说的点就不多了,例如捷豹、英菲尼迪这两个国产和进口双失利的品牌,目前都算得上是苟延残喘,只有林肯成为近几年投产的豪华品牌中唯一站稳脚跟的一个。

 

总结:和国产车的市场相比,进口车的规模和销量结构,相对是比较稳定的,但是对于本文提到的所有进口车型而言,它们都面临着一个巨大变数——新能源车。

 
特斯拉两款进口车型Model S和Model X,上半年的进口量不足500辆,其它类似捷豹I-Pace、奥迪e-tron等车型的销量也寥寥无几。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下,进口车市场的宁静,却暗藏着巨大的变数。

 
5年之后回头再看进口车市场,或许局势会大不相同。

 

 

来源:图文来源网络,如侵删


云贸通以通关为核心,提供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、进出口货物清关、货代、仓储、金融、IT系统、进口量及其配套服务,咨询热线:(021) 3538 2005。

(021) 3538 2005